当前位置:首页>本地要闻>正文

劳模引领反诈宣传进校园社区

时间:2025-07-03作者:纪晓岚阅读:8分类:本地要闻

  劳模引领反诈宣传进校园社区

  在盐南高新区新河街道,一场以“弘扬劳模精神·共筑反诈防线”为主题的反诈宣传活动于4月22日拉开帷幕。这场由新河街道联合盐城移动、盐城市泰康技工学校共同举办的活动,通过创新形式与深度内容结合,将反诈知识送入校园与社区,覆盖1700余名师生及周边居民,成为当地构建安全防线的重要实践。

  劳模精神与反诈教育的跨界融合

  全国五一劳模、盐城移动员工徐菊芬的现身说法,为活动注入了独特感染力。她以“匠心三部曲”为主线,通过个人成长经历——从“踏实劳动立身”到“掌握技能行稳”——将职业精神与防诈要点巧妙结合。“不贪不占方能远离诈骗”的总结,不仅提炼了反诈核心,更以劳模的榜样力量强化了说服力。这种“精神引领+技术科普”的模式,打破了传统宣传的单向灌输,让师生在共鸣中理解诈骗危害。

  活动采用“主会场+多媒体分会场”的立体化传播,确保信息触达每一位参与者。盐城市泰康技工学校领导李德宽在开幕致辞中强调:“安全教育需与时俱进,尤其要关注青少年和老年群体的认知盲区。”现场通过模拟诈骗场景演示、互动问答等环节,将“冒充公检法”“刷单返利”等常见骗术拆解为通俗案例,帮助居民直观识别陷阱。

  多维度覆盖:从校园到社区的防诈网络

  此次宣传并非新河街道的首次尝试。作为第4次反诈进校园活动,主办方积累了丰富经验:针对学生群体偏好,设计短视频、情景剧等年轻化载体;面向老年人,则通过发放图文手册、一对一讲解等方式降低理解门槛。盐城移动的技术专家还现场演示了“拦截可疑号码”“验证转账对象”等实用技巧,将抽象的安全概念转化为可操作步骤。

  社区层面,类似行动也在同步推进。民主西街社区通过案例分析会、反诈知识竞赛等形式,激发居民参与热情;和义街道则联合警方剖析最新诈骗手段,如“AI换脸冒充亲属”等高科技骗局,提醒群众“凡涉及转账,必先核实身份”。这些举措形成互补,构建起“校园-家庭-社区”联动的防诈生态。

  长效机制的探索:从意识到行动的跨越

  反诈宣传的难点在于持续效果。教育学院开展的系列活动表明,单次活动只能点燃意识,长期浸润才能巩固行为习惯。新河街道计划将反诈教育纳入社区常态化服务,例如设立“反诈咨询日”、培训楼栋长作为“防诈宣传员”,并借助移动公司的技术资源,对高风险人群实施精准预警。

  盐南高新区的实践揭示了一条关键经验:防诈不仅是技术对抗,更是人心工程。当劳模的“踏实”精神与反诈的“警惕”意识结合,当学生成为家庭的“反诈小教员”,当社区网格员变身“安全哨兵”,诈骗生存的土壤便会不断缩小。正如一位参与活动的老人所言:“现在接到陌生电话,我会先问自己——天下真有免费午餐吗?”这种反思,正是宣传最希望播种的种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