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本地要闻>正文

数字技术赋能盐城乡村振兴

时间:2025-07-02作者:百晓生阅读:6分类:本地要闻

  数字技术赋能盐城乡村振兴

  在广袤的苏北平原上,一场由数字技术掀起的农业革命正悄然改变着盐城乡村的面貌。盐城移动以5G网络为纽带,将大数据、物联网等“高精尖”技术植入田间地头,让传统农作焕发出智慧生机。正如高作镇合兴村支部书记杨定高所言:“过去村集体年收入不足30万元,如今突破200万元,移动的智慧守土技术就像给土地装上了‘数字引擎’。”这组数据的背后,是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。

  从“锄禾日当午”到“屏幕种庄稼”

  在高作镇智慧农业展示中心,陈列着从传统犁耙到智能传感器的农业工具演变史。盐城移动组建的党员技术骨干队伍,通过“网络义诊”优化农田物联网设备,使土壤湿度、光照强度等数据实时传输至云端平台。农民只需打开手机APP,就能像查看天气预报一样掌握作物生长状态,实现“指尖巡田”。这种变革堪比农业领域的“工业4.0”,将“靠天吃饭”的经验主义升级为“用数据说话”的精准管理。

  5G网络织就“数字农田防护网”

  江苏省政府将行政村5G全覆盖列为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后,盐城移动率先完成农村网络基建升级。在稻田深处,搭载5G模块的虫情监测仪能自动识别害虫种类,预警准确率提升70%;在蔬菜大棚,水肥一体化系统根据传感器反馈自动调节灌溉量,节水幅度达40%。这些技术如同给农田配备了“智能保姆”,既减少人力消耗,又避免资源浪费。盐城移动的网络优化团队更定期下乡开展技术培训,让老一辈农人也能熟练操作智能终端,破解“数字鸿沟”难题。

  “盐之有味”品牌插上科技翅膀

  2019年诞生的“盐之有味”区域公用品牌,如今因数字化加持焕发新活力。盐城移动为当地特色农产品搭建溯源系统,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稻米从育种到仓储的全流程数据,这种“透明供应链”模式使产品溢价空间提升25%。在大数据平台辅助下,农户还能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种植结构——比如分析上海消费者的偏好后,盐城火龙果种植面积两年内扩大了三倍,成为“接轨上海”的明星产品。这种“科技+品牌”的双轮驱动,正推动盐城农业从“卖原料”向“卖服务”“卖体验”转型。

  新质生产力激活乡村经济“一池春水”

  盐城提出的“十四五”发展目标中,科技与产业融合被视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。盐城移动联合农业科研院所开发的智能决策系统,能综合气象、市场等300余项参数生成种植建议,相当于为每块田地定制“AI军师”。这种创新模式已带动周边县市形成智慧农业产业集群,吸引1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,创造就业岗位超1500个。正如盐田区相关负责人的评价:“数字化不是冷冰冰的技术堆砌,而是点燃乡村振兴的‘温暖火种’。”

  站在智慧农业展示中心的电子沙盘前,未来乡村的图景清晰可见:无人农机在5G网络调度下精准作业,区块链技术确保每一颗稻谷“身世可查”,VR直播让都市消费者“云认养”菜园……盐城移动的实践印证了一个道理:当数字技术扎根土地,它催生的不仅是产量与效益,更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农业文明。这场静默的变革,正在用比特与字节书写新时代的“农耕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