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深度报道>正文

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以“产业兴则乡村兴,产业旺则农民富”为发展理念

时间:2025-06-24作者:小雅阅读:30分类:深度报道

  滨海县乡村振兴新实践

  近年来,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以“产业兴则乡村兴,产业旺则农民富”为发展理念,锚定建设“农业强县”目标,通过党建引领、政策创新、资源整合等多维度举措,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迈入快车道。这片黄海之滨的土地,正以“破茧成蝶”之势,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经济活力与乡土魅力。

  党建引领:乡村振兴的“红色引擎”

  滨海县将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,通过“党建+乡村振兴”模式,为经济薄弱村注入发展动能。例如,通过党组织牵头整合闲置资源,引导村民参与特色种植、水产养殖等集体项目,不仅实现了稳产保供,更让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的“齿轮”加速转动。这种“支部带党员、党员带群众”的联动机制,如同为乡村发展装上了“导航系统”,确保方向不偏、资源不散。

  因地制宜:特色农业的“生态密码”

  立足本地资源禀赋,滨海县探索出一条“靠海吃海、靠田吃田”的差异化发展路径。沿海区域依托海洋经济优势,发展海产品精深加工;内陆乡镇则聚焦优质稻米、绿色蔬菜等传统产业升级,引入智慧农业技术,让“老饭碗”端出“新滋味”。例如,部分村庄通过“电商+直播”模式,将滨海大米、对虾等特产销往全国,销售额年均增长超30%,相当于为每户农民多添了一台“小型提款机”。

  政策赋能:项目攻坚的“加速器”

  在产业布局上,滨海经济开发区以“大抓项目、抓大项目”为导向,出台高质量发展激励政策,将奖补机制从“落地后”前置到“落地前”,吸引了一批农产品加工、冷链物流企业入驻。这种“放水养鱼”的策略,使得2024年全县农业产业化项目投资额同比增长45%,如同为乡村经济装上了“涡轮增压”。

  法治护航:海洋经济的“新质动能”

  作为全国首个出台海洋经济综合性法规的地区,《盐城市海洋经济促进条例》的施行,为滨海县发展海洋牧场、风电配套产业提供了法治保障。法规中明确的生态补偿机制,既避免了“竭泽而渔”,又让渔民转型成为“海洋管家”,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。

  环境提升:美丽乡村的“颜值革命”

  产业振兴离不开人居环境的同步升级。滨海县通过垃圾集中处理、河道整治等工程,让乡村“脏乱差”变身“绿净美”。环境改善后,不少村庄顺势发展乡村旅游,农家乐与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游客量较三年前翻了两番,昔日的“空心村”如今成了“网红打卡地”。

 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,滨海县正以产业为笔、以政策为墨,绘就一幅“强县富民”的新画卷。从传统农业的“单打独斗”到三产融合的“组团出击”,这里的每一步探索,都在为乡村振兴的“中国方案”书写生动注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