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民生服务>正文

盐城:以绿为笔绘就生态宜居乡村新图景‌

时间:2025-04-21作者:百晓生阅读:31分类:民生服务

  2025年,江苏省盐城市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,以森林小镇、绿美村庄建设为抓手,推动城乡绿色空间扩容提质,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新路径。

  一、科学扩绿,擦亮生态底色

  盐城立足沿海生态资源禀赋,大力实施国土绿化行动。通过挖掘荒地、盐碱地等闲散空间,科学推进成片造林,2024年完成新造林2.2万亩,盐碱地造林4756亩,新建绿美村庄55个‌。2025年,全市再添成片造林1.4万余亩,并推广种植食源、彩叶等乡土树种,构建“多树种、多层次、多功能”的森林生态体系‌。亭湖区新兴镇通过栽植枇杷、桂花等名贵树种1万余株,建成绿地公园和绿美村庄,苗木成活率达98%以上,成为乡村绿化的典范‌。

  二、系统治理,构建生态屏障

  针对沿海生态脆弱区,盐城创新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。射阳县投资43.5亿元建设36万亩沿海生态林,选用中山杉、乌桕等耐盐碱树种,打造千顷生态林屏障,有效防治海水倒灌问题‌。同时,黄沙港等河道通过“截污、清淤、活水、美岸”综合治理,建成滨水步道12公里,吸引白鹭等珍稀鸟类栖息,实现“黑臭河”向生态廊道的蝶变‌。

  三、低碳引领,打造宜居样板

  盐城在全省率先发布《绿色低碳乡村建设导则》,推动乡村规划、建造、运维全流程绿色转型。大丰区龙窑村、东台市方东村等试点村庄通过光伏发电、数字化监测平台等举措,探索“零碳社区”模式,获评省级特色田园乡村‌。此外,盐城将海盐文化、红色文化融入村庄建设,打造兼具生态美与人文美的“森林人家”,提升乡村宜居品质‌。

  四、长效管护,夯实制度保障

  盐城建立市、县、镇三级林长制体系,将森林覆盖率、湿地保护等指标纳入考核。2025年出台《加快建设绿色宜居之城行动方案》,明确全域绿色空间塑造、和美乡村建设等52项重点任务,形成“清单化推进、项目化落实”的管理机制‌。通过生态补偿、村民共治等政策,激发群众参与绿美家园建设的积极性‌。

11.png

  结语‌

  从盐碱荒滩到绿意盎然,从传统村落到低碳样板,盐城正以“绿”为纽带,书写生态振兴与城乡融合的生动篇章。未来,这座“国际湿地城市”将继续以绿色发展破题,为全国中小城市生态宜居建设提供盐城方案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