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本地要闻>正文

盐城环科城:科技服务驱动绿色转型

时间:2025-07-10作者:小磊阅读:6分类:本地要闻

  盐城环科城:科技服务驱动绿色转型

  在“双碳”战略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,盐城环保科技城正以科技服务业为突破口,书写区域产业绿色转型的新篇章。今年1-6月,园区14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开票销售234.6亿元,同比增长27%。这一亮眼数据的背后,是科技服务业作为“产业心脏”的强力泵血——它通过技术嫁接、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,将传统环保产业推向高附加值赛道,成为重构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引擎。

  科技服务业:从“配套角色”到“战略中枢”的跃迁

  过去,科技服务常被视为产业链末端的“工具箱”,但盐城环保科技城率先打破这一认知。通过构建覆盖技术研发、成果转化、企业孵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,园区将分散的创新要素串联成网。例如,其打造的环保全产业链平台,不仅聚集了300余家上下游企业,更通过共享实验室、中试基地等设施,让技术从论文走向生产线的时间缩短40%。这种“产业路由器”模式,使得园区在第七届中国环境企业竞争力评选中,斩获唯一的“中国环境产业最具竞争力园区”大奖。

  数字与低碳双轮驱动:科技服务的“盐城方案”

  在碳中和目标倒逼下,园区以数字技术为杠杆撬动传统环保升级。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企业能耗,AI算法优化废气处理流程,科技服务将碳排放管理从“事后治理”转向“过程控制”。某入驻企业引入智慧水务系统后,污水处理效率提升35%,每年节省电费超千万元——这种“技术赋能+场景落地”的组合拳,正是科技服务业推动产业质变的关键密码。正如一位分析师所言:“当环保遇上数字孪生,减排不再是成本项,而是新的利润增长极。”

  28块国家级牌照背后的创新生态

  作为全国唯一以“环保”冠名的高新区,盐城环科城已摘下28个省级以上荣誉,包括“国家雾霾治理研发基地”“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”等。这些“金字招牌”绝非偶然:园区每年将财政收入的15%投入创新载体建设,建成8个国家级研发平台,并首创“技术经纪人”制度,让科学家与企业家在同一个咖啡厅里碰撞火花。数据显示,近三年园区企业专利转化率达62%,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这种“热带雨林式”生态,使得技术研发与产业需求间的“天堑”逐渐变为通途。

  未来赛道:从环保集群到全球技术策源地

  站在新起点,盐城环科城正将科技服务业的目光投向更远处。一方面,通过设立20亿元绿色发展基金,吸引剑桥大学、中科院等顶尖团队入驻,攻关碳捕集、氢能存储等前沿技术;另一方面,搭建国际环保技术交易平台,推动中国标准“走出去”。正如园区负责人所述:“我们要做的不是跟随者,而是定义下一代环保游戏规则的人。”

  这场以科技服务为支点的产业革命,正在黄海之滨掀起绿色浪潮。当传统产业遇上创新服务,盐城环保科技城证明:环保不仅是蓝天白云的守护者,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基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