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民生服务>正文

盐城强化电动四轮车全链条管理:从源头到路面构建安全交通环境

时间:2025-05-17作者:盐城新闻网阅读:21分类:民生服务

  

  近年来,随着电动四轮车在盐城市的普及,其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和管理难题也日益凸显。为回应市民关切,盐城市政府近期出台了一系列强化管理的政策措施,从生产销售、登记上牌到路面执法全链条发力,旨在构建更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。

  政策背景:全链条治理势在必行

  盐城市此次行动并非孤立举措,而是基于《盐城市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办法》和《盐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规定》的联动深化。自2025年4月1日起,消防、市场监管、公安等多部门联合行动,将管理范围从两轮电动车扩展至三、四轮车型,覆盖“消防安全、产品标准、通行秩序”三大核心领域。例如,盐都区盐龙街道健仁社区以网格为单位推进登记上牌工作,仅一个社区便完成数百辆电动四轮车的备案,体现了基层执行的力度。

  核心措施:从源头到路面的闭环管理

  在生产销售端,盐城市市场监管局通过“铁拳”行动,重点打击非法改装、拼装及销售不符合新国标的车辆。2025年公布的典型案例显示,部分商家因加装电池容量或拆除限速装置被处以高额罚款,从源头遏制“超标车”流入市场。

  登记检验环节则采用“分类推进”策略:对符合标准的车辆发放正式牌照,对历史遗留的违规车辆设置过渡期,鼓励通过“以旧换新”逐步淘汰。盐龙街道的实践表明,社区宣传与便民上牌服务结合,能显著提升车主配合度。

  在路面执法方面,新规明确电动四轮车需在划定道路行驶,禁止占用消防通道或私拉电线充电。违者将面临暂扣车辆、罚款等处罚,严重者甚至纳入交通信用记录。

  市民关切:安全与便利如何平衡?

  政策推行初期,部分车主对“充电桩不足”“处罚力度”存在疑虑。对此,盐城市政府同步推进配套设施建设,例如在老旧小区增建集中充电棚,并联合企业推出优惠换购方案。一名社区工作人员形容:“管理像疏导水流,既要堵住隐患缺口,也要开凿合规渠道。”

111.png

  未来展望:共治共享的交通生态

  此次管理升级不仅是“严查”,更注重“长效”。通过纳入网格化治理、鼓励市民举报违规行为,盐城正尝试构建“政府主导+市场参与+公众监督”的共治模式。正如政策文件所述:“交通安全是全民工程,每个环节的齿轮咬合,才能让城市运转更顺畅。”

  对于车主而言,及时关注社区通知、主动完成车辆检验是当前最务实的应对之策。而管理部门也需在执法中兼顾温度,例如对老年车主提供上门登记服务,让政策真正落地生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