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民生服务>正文

盐城警方揭露新型洗钱陷阱:高额回报背后的跑分犯罪

时间:2025-05-16作者:盐城新闻网阅读:25分类:民生服务

  

  盐城警方紧急提醒:高额回报背后,“跑分”洗钱陷阱正在吞噬你的未来

  近日,盐城警方侦破一起利用“异地提取黄金”为幌子的新型洗钱案件。犯罪团伙以“取100克黄金可赚1.8万元”为诱饵,招募不明真相的群众参与资金转移。看似轻松的“兼职”,实则是为诈骗、赌博等黑灰产业洗钱的违法犯罪行为。此类案件并非孤例,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,“跑分”洗钱手段不断翻新,已从传统的银行卡转账演变为虚拟货币、黄金交易等隐蔽形式,严重危害社会金融秩序和个人财产安全。

  一、什么是“跑分”?白话解读洗钱的黑话

  “跑分”听起来像技术术语,实则是一种“代收代付”的洗钱行为。犯罪分子通过招募“卡农”(提供银行账户的人)或“跑分客”,利用他们的账户接收诈骗、赌博等非法所得,再通过多次转账、虚拟货币兑换等方式“洗白”资金,最终流向境外。参与者每笔交易可获佣金,但代价是成为犯罪帮凶。例如,前文提到的“黄金提现”案例中,受害者以为只是搬运货物,实则黄金是诈骗团伙用赃款购买,提取行为直接参与了洗钱链条。

  二、为何“跑分”危害堪比毒品犯罪?法律红线不可触碰

  根据我国《刑法》,洗钱罪涵盖毒品、贪污、金融诈骗等七类上游犯罪。即使未直接实施诈骗,仅为犯罪所得提供资金通道,也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,涉案账户冻结、征信受损等后果。盐城警方在办案中发现,部分参与者因法律意识淡薄,轻信“只是帮忙转个账”,最终背负刑事责任。例如,某大学生为赚零花钱参与“跑分”,结果名下账户流入毒资,不仅学业中断,更被列入金融黑名单。

  三、新型洗钱手法:从USDT到黄金,犯罪分子的“隐身术”

  公安部数据显示,2021年全球通过虚拟货币洗钱金额高达86亿美元,其中USDT(泰达币)因匿名性成为犯罪分子的首选工具。此外,黄金、NFT(数字藏品)等实物或虚拟资产因交易隐蔽、溯源难,也被广泛用于洗钱。犯罪团伙通过“贸易对冲”等复杂手法,将赃款转化为合法商品,再通过“跑分”平台分散转移,给警方追赃制造极大障碍。

  四、如何识别陷阱?盐城警方支招“三不原则”

  不贪小利:警惕“高佣金”“轻松赚”等话术,天上不会掉馅饼。

  不借账户:银行卡、支付宝、微信账户均属个人金融身份证,出借即违法。

  不抱侥幸:即使未直接接触赃款,参与资金转移即构成共同犯罪。

  警方呼吁公众积极举报身边可疑行为。若发现“跑分”广告或亲友参与,请立即拨打110或通过“国家反诈中心”APP反馈。记住:你的每一次警惕,都可能切断一条犯罪链条。

  结语

  洗钱不是远在天边的“电影情节”,而是潜伏在日常生活中的现实风险。盐城警方通过真实案例揭露“跑分”的本质——它不仅是法律的高压线,更是摧毁个人前途的绞索。唯有筑牢法律意识,才能守护自身与社会的安全底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