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深度报道>正文

盛夏预警:穿黄色衣物或成招虫隐患?市民需警惕甜蜜陷阱

时间:2025-04-22作者:小碗阅读:33分类:深度报道

  随着气温攀升,各地正式进入盛夏模式。近日,一则“穿黄色衣服出门需谨慎”的话题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。不少市民反映,身穿明黄色、亮橙色的衣物时,频繁遭遇蚊虫“围攻”,甚至有网友戏称:“又到了不能穿黄色衣服出门的季节!”

  现象:黄色衣物成“招虫神器”‌

  “穿了件黄色T恤去公园,十分钟内被小飞虫追着跑!”家住杭州的刘女士向记者描述自己的经历。她表示,衣服上很快聚集了数十只蚜虫和果蝇,甩也甩不掉,“最后只能狼狈回家换衣服”。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。广州、成都、武汉等多地网友晒出照片,显示黄色衣物表面附着密密麻麻的微小昆虫,画面令人不适。

  科学解释:昆虫的“甜蜜陷阱”‌

  为何黄色衣物格外“招虫”?昆虫学专家、华南农业大学李振教授解释,这与昆虫的趋色性密切相关。“许多植食性昆虫如蚜虫、粉虱等,长期进化中将黄色与植物嫩叶、花朵关联,550纳米左右的黄色光波对它们具有强烈吸引力。”李教授指出,夏季正值昆虫繁殖高峰期,加上高温促使植物分泌更多挥发性物质,穿黄色衣物的人体可能被误认为“移动花丛”,从而成为目标。

  此外,美国《昆虫行为学》期刊曾发表研究称,蚊虫复眼对深色(如黑色、深蓝)更为敏感,但特定种类的吸血蚊(如伊蚊)也会被亮黄色刺激,因其可能将之与哺乳动物皮肤反射的暖色调混淆。

  市民应对:色彩选择有讲究‌

  面对“黄色危机”,市民如何避坑?服装设计师林薇建议,可优先选择低饱和度的浅黄、卡其色,或带有灰色调的“芥末黄”,减少视觉刺激性。户外活动时,搭配浅色帽子、冰袖等物理防护装备,或喷洒含避蚊胺(DEET)的驱虫喷雾。

  但也有年轻人选择“反向操作”。在南京某创意市集,摊主小王将黄色T恤与驱虫香囊捆绑销售,打出“防虫穿搭套餐”广告,意外走红。“黄色显白又上镜,总不能因噎废食。”她笑道。

  专家提醒:不必过度恐慌‌

  尽管黄色衣物存在“招虫”风险,但李振教授强调,这些昆虫大多不具攻击性,“除过敏体质人群需谨慎外,普通市民无需过度回避黄色衣物”。他建议市政部门可加强绿化带虫害监测,并在公园等区域设置科普提示牌。

24.png

  结语‌

  盛夏的色彩不应被“虫患”定义。在科学防护与生活美学间找到平衡,或许才是应对自然的智慧。这个夏天,您会选择穿上明媚的黄色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