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盐城文化>正文

盐城演艺文化:打造沉浸式体验,让城市成为 永不落幕的剧场

时间:2025-08-22作者:盐城新闻网阅读:27分类:盐城文化

 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,盐城正以高品质演艺项目为依托,将文化内容转化为可感知、可参与、可消费的立体体验,让历史与当下对话,艺术与生活交融,打造 “走进即沉浸” 的城市文化氛围 。

  欧风花街作为盐城文旅的热门打卡地,以欧式建筑风格与本土文化相结合,构建出 “一步一景、一景一戏” 的沉浸式体验空间。2024 年推出的《串场夜画》行进式实景演出,串联起水街码头至欧风花街码头的文化长廊。游客既可沿河漫步,也能乘船观赏淮剧《范公堤》、情景舞蹈《鹤鹿同春》等 10 个精彩演艺项目。这种 “戏剧 + 场景 + 消费” 的创新模式,吸引游客在观演后走进周边餐饮与文创市集,形成 “一场演出带动一条街区” 的消费链。走进登瀛老茶馆,仅需 18 元,游客就能欣赏到原汁原味的淮剧表演。这种 “小空间、大舞台” 的布局,既满足了市民的日常文化需求,也吸引了外地游客 “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” 。

  17.png

“串场之眼” 凭借 “建筑 + 水系 + 灯光” 的创新设计,成为盐城文旅新地标。通过《又见串场河》灯光秀,将千年盐渎历史融入光影变幻之中。京剧与淮剧跨界合唱的《青花瓷》,以及曹云金领衔的听云轩相声展演,将传统文化与市井故事相结合,拉近了艺术与观众的距离。“串场之眼” 不仅是视觉盛宴,更是业态融合的典范。其美好市集汇聚手作、美食、文创,实现了经济与人文的深度融合。《遇见 Beyond》经典歌会与《遇见春天》青春音乐会等音乐剧场跨界联动,吸引了大量年轻群体前来 “打卡” 消费。数据显示,“串场之眼” 启幕当晚,就吸引数万市民游客参与,带动周边餐饮、住宿消费增长超 30%。其成功之处在于 “场景即内容” 的设计理念,通过光影技术活化历史河道,将盐城的海盐文化、红色记忆与生态湿地转化为可体验的视觉语言,让游客成为城市故事的 “共述者” 。

  1956 星剧场作为省级示范小剧场,以 “小而精、活而新” 为特色。该剧场由原盐城电影院改造升级而成,在保留历史肌理的同时,引入现代声光电技术,可容纳 200 余名观众。1956 星剧场与金鹰购物中心、中茵海华商圈联动,形成 “观剧 + 餐饮 + 购物” 的闭环体验,有效带动周边商圈消费增长。剧场还积极探索 “演艺 + 教育” 模式,开设戏剧课堂与艺术展览,吸引家庭客群。儿童剧《西游记》通过木偶戏与数字投影结合,既传承经典又符合少儿审美;文创市集联动本地非遗传承人,开发海盐主题手工艺品,延伸了消费链条。这种 “空间活化 + 内容创新” 的双轮驱动模式,让老建筑焕发出新活力,成为城市文化记忆的重要承载者 。

  在盐城,演艺不再局限于传统舞台,而是融入街巷、河道、市集与咖啡厅等各个角落。欧风花街的浪漫、串场之眼的光影、水街游船的诗意、1956 星剧场的温度,共同编织出一张城市文化网络,让盐城成为 “永不落幕的剧场”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