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4月,正值春末夏初,江苏省盐城市大纵湖畔迎来一年一度的醉蟹产销旺季。作为当地标志性特产,大纵湖白玉醉蟹以其“清甜鲜嫩、唇齿留香”的独特口感,成为食客追捧的时令美味,更成为盐城现代农业与非遗文化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。
自然禀赋与生态养殖:好水育好蟹
大纵湖水域面积达30余平方千米,水质常年保持国家二类标准,水草丰茂、螺蚬资源丰富,为大闸蟹提供了天然的生长环境。近年来,当地推广“生态养殖+智能管理”模式,通过水质监测、自动化供氧等技术,确保扣蟹(蟹苗)成活率和品质稳定性。科学化管理下,成蟹个体硕大、壳青肚白、肉质鲜甜,每100克蟹肉含蛋白质14克,膏脂肥满度远超行业标准。
古法秘制的工艺传承
白玉醉蟹的制作工艺可追溯至明清时期,如今仍延续“现捞活蟹、手工刷洗、秘料腌制”的传统流程。活蟹经多次刷洗后,以黄酒、花椒、盐等十余种配料浸渍,在恒温环境中发酵数日,使蟹肉兼具酒的醇香与自然的清甜。这一技艺于2024年入选盐城市非遗名录,成为“舌尖上的文化遗产”。
产业链升级与品牌效应
盐城通过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推动醉蟹产业规模化发展。龙头企业如九龙口大闸蟹有限公司,联合农户打造标准化养殖基地,并依托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。2023年,大纵湖大闸蟹获评“江苏省优质水产品”,品牌价值突破10亿元;2025年,白玉醉蟹系列产品销售额预计同比增长30%,覆盖全国及东南亚市场。
富民增收的“黄金产业”
大纵湖镇兴湖社区作为“江苏扣蟹第一村”,1400余亩蟹塘年产值超亿元,户均收入达10万—20万元。社区引入智能设备实现养殖全程自动化,同时发展“蟹旅融合”项目,游客可体验捕蟹、品蟹、制蟹等环节,带动周边餐饮、民宿产业增收。蟹农徐正东表示:“从前靠天吃饭,现在靠技术致富,日子比蟹黄还肥美!”
未来展望
盐城市农业农村局表示,将深化“生态养殖+文化赋能”战略,计划2025年建成大纵湖蟹文化博览园,并推动醉蟹工艺申报省级非遗。通过技术升级与品牌联动,让“一只蟹”爬出乡村振兴的新路径。